-
公安機關備案號13101002000020 京ICP備19046226號-1
-
免責聲明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信息中心 版權所有
-
通訊地址:北京市259信箱 Address:P.O.Box 259 Beijing china
-
郵 編(Post Code):101149
文章標題 | 作者 | 閱讀 |
---|---|---|
論煤炭增長與礦城失地之博弈——以兩淮礦區為例 | 李君滸1,2,董永觀2,董志高1 | |
發展循環經濟與自然資源約束的生態學意義 | 劉雪飛1,2 | |
應對金融風暴發揮基金調控作用 | 曾紹金 | |
淺談礦產資源規劃的法律制度建設和編制實施 | 陳寧1,羅小民2 | |
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耕地保護政策演變 | 劉新衛1,趙崔莉2 | |
能源礦產資源產權價值確定與補償機制探討 | 張新偉,吳巧生,王越 | |
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路徑思考 | 林依標 | |
淺談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與途徑 | 王金亮 | |
地勘單位多元化設備投資研究 | 楊小明1,安新朝2 | |
試論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| 張侃,周波 | |
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挑戰及途徑 | 劉江宜,余瑞祥 | |
關于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的思考 | 孟新華 | |
挪威石油工業、能源發展戰略及啟示 | 王越1,2,邱海峻2,孟剛2 | |
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繼續把地礦事業推向前進 | 王小烈 | |
風雨跋涉三十載改革鑄就新輝煌 | 謝連平 | |
深化地勘改革加快發展的若干建議 | 李香菊,錢麗蘇 | |
云南省地質礦產勘查及開發發展與改革 | 張先福 | |
回顧與思考——我所經歷和理解的地質工作改革 | 王希凱 |